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。此时“殷琦极盛极衰”,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。各种坚果已经开始“争美”,成为我们过冬的好伙伴。的确,中医认为坚果性温,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,而寒冷的冬天则是“雪中送炭”。另外,大部分坚果都可以补肾,正好与冬季相应的器官“肾”相呼应。适量吃坚果,堪称冬至养生的绝招。
杏仁:富含锌、镁、钾、铁等矿物质,钙的含量是所有坚果中最高的,氨基酸种类也非常齐全。从医学上讲,杏仁是一种常用的一味中药,具有止咳化痰、润肠通便的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认为杏仁有“润肺、消食、散郁”三大功效,对五脏都有好处。经常食用还有美容养颜、延年益寿、降低胆固醇、保护心脑血管等功效。吃杏仁不挑“人”,每天20克左右为宜,但拉肚子时最好避免吃。
核桃: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,具有防止细胞衰老、健脑、增强记忆力、延缓衰老的作用。中医认为,核桃仁味甘,性温,有“乌发固精,治燥调血”的作用。每天吃20克左右的核桃,可以补肾固精,润肺止咳,化痰平喘,补益气血。无论是生吃还是油炸,准备蛋糕、糖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但是吃的时候注意不要去掉它表面的棕色薄皮。
板栗:板栗有“干果之王”的美誉,是“味美价廉”的滋补良药。与其他坚果不同,它的碳水化合物比其他坚果多3~4倍,蛋白质和脂肪相对较少,还富含胡萝卜素、核黄素、维生素C等维生素。板栗味甘,性温,有补肾壮腰、健脾和胃、活血止血的功效。适用于肾虚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、血尿便血。栗子一次不宜吃太多,每天30克左右为宜,肥胖、高血脂人群不宜多吃。
榛子:榛子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。钠含量低但矿物质含量高,是人体所需钙、镁、磷、钾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。每天吃30克左右,对平衡血压、降低胆固醇和骨骼生长有积极作用。中医认为,榛子性平,味甘,入脾胃经,有调中、开胃、补气血、明目的作用,特别适合食欲不佳、乏力、消瘦、病后体虚、视物不清的人食用。老人和小孩经常吃榛子,也有助于保护神经系统。
花生: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。每100g花生可提供人体每日所需蛋白质的一半以上,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、镁、铁、锌等营养成分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“花生喜脾胃,润肺化痰,益气养阴,清咽止痒”。经常食用有养血补血、健脾润肺、润泽肌肤的功效,对心脑血管也有好处。需要注意的是,花生最好连皮(也就是红衣)一起吃,可以增强养血止血的效果。每次吃20~30克左右为宜。有跌打损伤肿胀、消化功能差、胆囊切除术或严重胆囊疾病的人不宜多吃。
最新更新
赣ICP备2025060243号-1 Copyright © 2012-2024中旗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