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一年“粽子节”,六大讲究让你越吃越健康!

端午节吃粽子是流传千古的民俗。端午节来临,各种粽子挑逗着人们的味蕾。鲜肉馅、豆沙馅、水果馅让人眼花缭乱,不知道吃哪个好。

粽子虽然好吃,但是吃起来很有讲究。因为粽子以糯米为主,黏黏的,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容易引起消化不良、胃痛、腹胀、腹泻等不良症状。那怎么才能避免这些不良症状,健康吃粽子呢?

粽子虽小,但热量不低。

粽子通常以糯米为主要材料。糯米很粘,虽然糯米本身比大米容易消化,但是抹油或者冷却后容易引起腹痛。患有胃肠疾病或消化功能较弱的人,如果大量吃粽子,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甚至腹泻。

市场以肉馅饺子为主。根据肉的肥瘦程度和所含猪油的多少,一个肉馅饺子的热量约为300-400千卡。一个粽子的热量远远高于一碗米饭(100克,116千卡)。所以,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粽子,它含有大量的热量。

然而,面对美味的粽子,你却吃不下。多折磨人啊!不用担心,其实只要吃粽子的方法得当,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,人们还是可以享受到粽子带来的口感享受的。

吃粽子的时候,六点不能忽视。

第一点:不要狼吞虎咽。

为了尽快品尝到粽子的美味,总有一些人狼吞虎咽地吃粽子,之后又吃得太快或太多,导致消化不良,影响身体健康。建议吃粽子时,最好用汤或茶送,细嚼慢咽,有利于肠胃消化。

要点二:不能空腹吃粽子。

粽子黏黏的,很难消化,脂肪、盐、糖太多。如果空腹吃粽子,会使糯米长时间滞留在胃里,刺激胃里胃酸的分泌,还可能引起慢性胃炎和食管炎。建议不要空腹吃粽子,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。

要点三:定量吃粽子。

一个普通的肉粽子,热量相当于一至一碗半米饭。建议一次不要吃太多粽子,选择小一点的粽子。对于成年人来说,最好一餐只吃50g的粽子,一次1-2个粽子就能满足正常的能量需求。

第四点:粽子要煮透。

因为糯米和粽子馅容易变质,吃之前如果没有充分加热,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。所以吃粽子前一定要彻底加热。

第五点:粽子要冷藏。

糯米很粘,粽子里的肉容易变质。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妥善保存。一般来说,最好在3天内吃到肉馅饺子。如果粽子剥皮后粘丝,可能是因为太久不新鲜,建议不要吃。

要点六:吃粽子要注意搭配。

吃粽子的时候,可以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一起吃,有助于肠胃蠕动,避免消化不良。同时也可以和白萝卜或白萝卜水混合食用,促进消化。吃完粽子后,喝一碗清淡的汤,比如冬瓜丝瓜汤,配一个水果,增加纤维的摄入,有助于减轻肠胃的负担。

最新更新

关于中旗网|联系我们|免责声明|网站地图

  赣ICP备2025060243号-1 Copyright © 2012-2024中旗网 版权所有